今天要评测的产品包括:
-Wacom Intuos(影拓)大中小号数位板,以及选购建议
-Wacom Cintiq(新帝)大中小号数位屏
-IPad Pro + Pencil + ProCreate
-IPad Air + AstroPad
除了产品评测,还有一些奇技淫巧分享给大家比如:
-如何根据屏幕尺寸挑选你的数位板
-如何设置Cintiq获得终极纸笔绘画的感觉
-如何在任何IPad上用PS/AI等软件
评测正文:
数位板
Intuos(影拓系列)

产品体验:好
我只说重点,下面直接进入Intuos选购重点环节。
Intuos尺寸之谜:
选购Intuos系列最重要的是选板子大小。由于我们绘画的时候是眼手分离的,眼睛看屏幕手在数位板上,因此就出现了其他所有画具里都不可能出现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遛笔。
很多人都有这种体会:在纸上画的挺好,一到数位板上就没有手感了;或者反过来,数位板画了多年画的很顺,一换纸笔绘画就发现自己不会画线了。包括从大板子换小板子,小显示器换大显示器都会有极强的不适应性问题。

这种现象我称之为遛笔,这是由显示器的大小/眼睛距离显示器的距离共同决定的。你在纸上拿笔画一个圆,那个圆可能是半径3cm。但如果你用数位笔在板子上画同样3cm的圆,在屏幕上你视觉上看到的可能就是一个10cm或者1cm的圆。

理想状况是你在纸上画3cm圆的手所移动的距离,应该和在显示器上画3cm圆手移动的距离相同。所以选购数位板的时候就要注意两个主要参数1.你的显示器尺寸 2. 你平时安放显示器距离眼的距离
比如我在公司的显示器对角线是24寸,我的视线距离屏幕大概是距离板子的2倍,那我应该选的就是 24/2 约等于10寸的中号板子。
大号 15寸 (有效区8*12.8 寸)
中号 10.4寸 (有效区5.5*8.8 寸)
小号7.3寸 (有效区3.9*6.2 寸)
一般人视线距离屏幕都是板子的2倍,那基本显示器尺寸除以2,对照上表就是选购指南了。有朋友说小板子就是好用啊如何如何,你看说这话的一般要么不怎么画线稿的,要么是拿笔记本的。
其他产品线:
“数位板就真的只有wacom家能用” —— 只用过wacom的笔者如是说
这样说我还是有底气的,因为在实际工作中不论多小的公司,在数位板的配备上一定是wacom的intuos系列。甚至连Bamboo系列都几乎看不到。我一度怀疑Wacom为什么还要保留其他产品线,结果今年Wacom果然就把产品线全面改名叫intuos,而笔者前文所指的intuos则改名为intuos Pro。为了保持业内多年来的习惯,我们还是说intuos,但你知道我说的对应的是现在的intuos pro就好了。
Intuos 从3代开始用,用过4/5 现在又出了最新最瘦的intuos Pro,翻倍升了压感到了8192(之前压感是2048)。但老实讲,使用体验上和intuos 3 完全没有任何区别。大家能买便宜的就买便宜的,不要被骗了。
小提一下Bamboo。虽然Bamboo不是一线产品,但多年前的使用经验来说好像还是可以的。我感觉Bamboo和Intuos的差别,完全不如Intuos大中小板子尺寸对手感带来的差别大。预算不足的朋友可以优先选择尺寸,然后再选择产品。
数位屏:
完美解决遛笔的唯一完美方案就是直接在屏幕上绘画。最本能,最直接的终极数码绘画解决方案。
但数位屏绘画相比数位板也有缺点,比如手在画画会遮挡画面,画久了会视疲劳(由于眼睛长时间聚焦到了更近的地方,跟打荣耀伤眼睛一个道理),键盘摆放位置很尴尬,贵。
其实一直有一场数位板和数位屏之争。有些人就是习惯了数位板不喜欢数位屏。这里我想说一句,画色彩(Painting)可能没有任何差别甚至板会比屏方便,但是画线(Drawing)数位屏是有明显优势的。
这个家族里比较优秀的是Cintiq,IPad Pro,IPad
Cintiq(新帝):

Cintiq优点:
1.桌面操作系统(windows/mac)
桌面系统带来的主流软件PS以及其丰富的插件笔刷资源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而且你从数位板升级数位屏几乎不用牺牲任何已有的用户习惯
2.笔
作为Wacom家高端产品,不需要担心笔的质量和手感,完全不会出现滞后或者不够精确的问题。
3.外接屏幕/一体机两种机型可选择多
Cintiq有两种,一种叫做Pen Display,顾名思义这就只是一个可以在上面画画的屏幕。还是需要主机键盘的。我们一般所说的Cintiq指的都是这种,产品包括Cintiq 13HD/22HD/27QHD。这家伙的好处是便宜而且保值。当你电脑觉得慢了的时候可以置换电脑,数位屏保留。
第二种叫做Pen Computer,这就是个一体机。走哪搬哪很方便。目前最新的产品很轻薄,叫Wacom Mobile Studio Pro,分13″/16″两种尺寸。
缺点:
1. 分辨率低
除了最新的mobile studio,屏幕分辨率都不是特别高。好像就到HD(1920*1080)。13寸这些像素也就够了,但22寸居然还是这分辨率实在有点看不下去,尤其是有些人爱贴脸画,那感觉像是从IPhone用回了诺基亚。
2. 易视疲劳
这点是所有数位屏的通病。自发光的屏幕加上离屏幕较近的视角,导致眼睛比用数位板明显更容易疲劳。
(3. 便携性差
此条仅针对Cintiq外接屏。有着令人发指的三条大粗线,走到哪都是累赘。本想着买个数位屏可以拿着数位屏去公司一插,就可以使用公司电脑。想的挺好,其实光拔插线找接头就太费劲了。而且苹果机还要买个HDMI转Thunderbolt的大转接口,简直丑陋。)
(4. 笔太粗
很个人的一个观点,我喜欢wacom笔的重量,但一直都觉得笔可以做细一些。这是从文具手感角度出发的观点。)
关于Cintiq尺寸:
Cintiq系列我在校期间用过22寸,24寸的。自己后来又买了13寸的。关于屏幕大小的体会是:24寸太大了,画个画肩膀都要酸了。13寸是有点小,尤其是PS的工具栏 图层窗一出来,可用空间会被蚕食很多。画着画着就不一尺一寸一拳头了。有条件尽量上16或者22吧。
Cintiq这样设置,才能获得终极的纸笔绘画体验:
拥有Cintiq不代表就拥有了纸笔绘画的体验,我总是没办法忽略这是电脑绘画而不是纸笔即使我隐藏了所有界面只留一张白纸。但是有一次我拿ipad画画我却惊讶的获得了这种感觉,有那么一段时间会感觉自己在用纸笔绘画。
虽然笔的Cintiq压感和精确度远好于同类产品,但IPad Pro绘画手感却直觉很多。这微妙的差别来自哪,后来我才领悟。是节拍。不。是指针(cursor)。正是笔尖下方这个小小的指针让你的Cintiq失去了纸笔绘画的体验,它一直跟随笔尖移动,不停的在抓你的动态视觉,这是在纸上绘画以及IPad上没有的,别看它小却及其干扰人的感觉。因此Cintiq获得终极绘画体验最关键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想办法把指针隐藏掉。Mac用户的解决方案是这个:Cursorcerer Cursorcerer for Mac | MacUpdate
PC用户最有办法,自行解决吧。
IPad Pro + Apple Pencil

优点:
- 分辨率高: IPad屏幕分辨率有压倒性优势
- IPad的便携性碾压同类产品。Cintiq的一体机还可以忍,只是稍微大点的
- 天然没有指针,不干扰绘画(相比cintiq而言)
- 笔的形状:笔的粗细其实要比wacom的笔讨喜。这个很个人,看过我上篇口袋毛笔评测的人都知道我对木杆铅笔手感对无限推崇。这粗细用的真的舒服。
缺点:
- IOS:非常依赖第三方的绘画解决方案。目前用的软件里ProCreat感觉很好,能画出类似手绘的手感来,笔刷也丰富。但用惯PS快捷键的人表示不如PS是肯定的。起码效率方面。
- 笔:笔和屏幕之间摩擦太小,滑,准确度尚可。笔需要充电,而且由于蓝牙连接,掉电比较快。两三个小时没什么问题,但再久心里就没安全感了。而且蓝牙连接不稳定,有时候会掉,有点闹心。压感不如wacom,不太明显但可以感觉到。
- 贵或小:加上pencil,大概最低配的13寸屏要7000吧。10寸的有点小,但没有UI遮挡直观感受起来跟13寸cintiq差不多。
- 易视疲劳。同Cintiq
IPad(不需要是IPad Pro)变Cintiq用

坊间一直有传言可以拿IPad配合普通手写笔(非apple pencil)连电脑当Cintiq用。这是真的。但你需要一款APP,叫Astropad
实现方法:IPad上装一个Astropad APP,电脑上装一个客户端。通过Wifi(或者USB)和电脑连接。几乎感受不到延迟。
基本版每年29刀。
Studio版每年79刀。Studio比基本版多了:
1.对各种IPad键盘的支持 (很值得)
2.IPad Pro和Pencil的支持
3. 其他无关紧要的提升
先说优点:
- 桌面系统:由于是完全镜像电脑,可以用PS,AI,Sai,Flash等等软件。这点和Cintiq完全一样。
- 分辨率高。同IPad Pro。
- 便宜
- 便携性:由于通过wifi连接,解放了所有数据线,虽然做不到出门去咖啡厅,但可以做到真正的躺沙发上画。这点比Cintiq数位屏强。
缺点:
- 笔。一般的手写笔都不行,pencil是最好的了。压感各方面肯定不如wacom的笔。不适合认真绘画的人。
- 目前只有Mac版本。
- 每年要给Astropad交钱。
- 易视疲劳。同Cintiq
总结一下。
不差钱的,画线稿多的,首推Wacom Mobile Stuido Pro 16″ 或者Cintiq HD。看便携性对你有多重要。
其次就是Wacom Intuos Pro。说到底Wacom家的东西还是严肃绘画的主力产品。
玩玩,可以选IPad Pro。其余都不推荐。